联系方式

电话:0411-85661239
传真:0411-85661239
电子邮箱:fzhlss@163.com
地址: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西长春路世纪广场13号
新法速递
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》第九十九条第一款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》第二十二条的解释
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,为使人民法院正确理解和
适用法律,请求对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“公民享有姓名权,有权决定、使用
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”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条“子女可以随父姓,可以随母
姓”的规定作法律解释,明确公民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如何适用法律。
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上述规定的含义,认为:公民依法享有姓
名权。公民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,既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和婚
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,还应当遵守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,即应当尊重社会公
德,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,“姓名”中的“姓”,即姓氏,
体现着血缘传承、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,公民选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。公民原则上
随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,符合绝大多数公民的意愿和实际做
法。同时,考虑到社会实际情况,公民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选取其他姓氏。基于
此,对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、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解释如下:
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。公民行使姓名权,还应当尊重社会公德,不得损害社会公共
利益。
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
选取姓氏:
(一)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;
(二)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;
(三)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。
公民的姓氏可以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。
现予公告。
上一篇: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一篇:关于修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》的决定